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行前培训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广泛动员广大青年在“行走的大思政课”中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练就过硬本领、发扬奋斗精神,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根据学校工作要求,学院团委决定组织开展 2025 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并开展行前培训会。高级金融学院团委书记李淑敏、团委副书记陈明芳、2024级国贸专业辅导员刘源、各实践团队负责人共同参加本次会议。
团委书记李淑敏在发言中指出,学院始终将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通过构建“理论学习+实践锻炼+成果转化”三位一体育人模式,推动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凭借扎实的组织工作与显著育人成效,学院已连续三年获评河南大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单位。
2025年暑期,学院精心组织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共组建30支社会实践团队,500余名师生踊跃参与。实践地点涵盖河南、山东、云南等多个省份。各团队紧扣时代脉搏,聚焦文化传承、数智赋能、民族团结、爱国主义教育、乡村振兴等核心领域,将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深度融合,力求在服务社会中践行高金学子的责任担当,为区域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此外,李淑敏老师对同学们寄予厚望,希望大家以谦逊姿态做学习者,扎根田间地头学农务实践,向社区工作者取经基层治理;以同理心做有烟火气的服务者,下田帮农、入户助老,让服务带有人情温度。她期望同学们在实践团队中创造微小改变,学会沟通协调,收获并肩情谊,用记录留住成长。
2024级国贸专业辅导员刘源老师着重强调,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作为集体项目,团队成员需相互支持配合,发扬团队精神,尊重他人意见,遇到困难共同商量解决。他指出,纪律是保障活动有序推进的基石,而安全则是一切实践的前提,要求大家严格遵守活动规章制度,听从指挥调度,同时务必做好个人安全防护。此外,他希望活动结束后,同学们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反思表现,找出经验与不足,以便在今后学习生活中改进提高。最后,刘源老师衷心预祝本次三下乡活动圆满成功,同学们都能在实践中收获成长、满载而归。
2022级中德国贸专业魏修平同学带领的“溯游寻清韵,踏浪黄河行”队伍在2023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此次出征仪式上,他分享了实践心得与活动经验。首先,他介绍了活动准备的关键步骤,详细阐述了作为负责人的职责,以确保实践活动顺利进行并取得成果。其次,他还分享了团队围绕黄河主题,从生态治理、红色精神及志愿服务三个维度展开实践活动。他们通过问卷调查、人物访谈、志愿服务和经验总结等方式收集数据,强调安全准备与资料整理的重要性。最后,他认为实践成果应包括调研报告、多媒体宣传及实质性的社会影响,提升当地认可度和同龄人共鸣。此外,他还特别提到,项目结束后,团队要高度重视成果的转化工作,将社会实践的宝贵经验转化为后续学术竞赛的优势,鼓励积累素材与技能以备未来之需。
2022级中澳会计专业张城铭同学分享了2024年参与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他带领“河洛非遗”中华文化传承团取得佳绩。他提及以巩义为实践地,前期要做好交通住宿安排、对接当地及购买保险等准备,在实践中体验城市客厅描绘的未来蓝图,深入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非遗传承人互动学习,发现相关问题以及实地考察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小项舞师的发源地小上村,最后撰写报告并汇报。同时,他强调了对问题发掘的重要性,通过官媒进行宣传,保留实践过程材料、注重成果转化以助力当地发展。
随后,2025年暑期出征团队负责人代表——李沛柯进行发言,展现出了本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团队能够圆满完成任务的决心,呼吁广大学子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去,彰显出青年学生积极为社会奉献的热情和力量。李沛柯同学的发言激发了实践团队的决心和信心。她相信,在全体团队的共同努力下,本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一定能够取得圆满成功。
在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出征团队代表发言之后,来自创新实践部的张靖晗同学强调了关于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一些注意事项。她向同学们讲述了团队需在实践前报备、安全措施、宣传材料准备、格式要求及安全注意事项。此外,她强调实践过程中的团队行动、紧急情况处理、保持联系的重要性。
河南大学高级金融学院2025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行前培训会圆满收官。各实践团队负责人纷纷表示,将以此次培训为实践征程筑牢根基,将理论化作服务社会的实际效能,为区域发展注入青春动能。愿每一程实践都成为成长的阶梯,每一次躬行都铸就笃定的力量。